【虛擬的漂浮】 2017游依珊 創作個展
開幕 | 2017.12.30 Sat. 15:00
展期 | 2017.12.28 Thur. - 2018.02.03 Sat.
地點 | 藝星藝術中心Star Gallery 11:00-19:00 週日與週一休館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6-1號 捷運 善導寺站6號出口
創作自述
人類的文明源於自我想像力的創發,遠古時代的人憑藉著肉體和外在世界的想像性連結開展了語言的雛形,並且在長久的摸索中以工具或是技術的表現方式延伸了情感的表達,漸次產生了雕塑、繪畫、攝影、詩詞…各種藝術學門。相較於其它的工具,“電腦”也具有作為人類延伸自我能力的技術性質,更為突出的是它的特性並不在於其工具自身(如:雕塑、油畫、水彩、攝影…)的固定屬性,而是擁有綜合所有其它工具的能力並且還處於無限地開展當中。然而,這項工具對於我的吸引處還不在於將它視為自我能力的延伸,而是將它置於一個“想像力”的源頭位置,這就是為何我要以“虛擬” (Virtuality) 的方式去意象一個自然以外的漂浮世界。
那麼,以虛擬的方式去意象漂浮是在表達什麼?我認為虛擬的特性就是它可以超越現實,而不被現實的物理或是邏輯原理牽絆,這種特徵恰恰也和漂浮的性質接近,因此我將漂浮可以超越以造型或是風格樣態為主的傳統思維,而去象徵一個在創作世界當中更為寬廣的自由境地。事實上,在一個以現代網絡為中心的世界裡,我們不但無法逃避對於它的依賴,相反的還必須像是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中所思考的,去將時代發展中的技術性質結合於人文意涵,以此重構我們對於美學或是藝術的表達模式,如此不僅僅能夠反映現代藝術以來所強調的形式即內容,並且這樣的形式產生過程也不會落入那種從視覺為主的–總是將造型、風格作為目的的視覺中心文化弊病。印象派作為現代藝術序曲源頭的產生,是生成於三稜鏡的色彩所闡釋出的人文觀察,由此解放了創作當中的想像力是囿於我們自身的窠臼,然而“漂浮”的想像力雖然是藉由外在工具而來,而在藝術的形式上我選擇了避免淪落為工具理性的數位藝術世界,而將它的內涵適切的與非造型性以及非風格形態的東方美學觀念相結合。個人對於時代技術與文化的看待,並不偏袒於某些“技術導致人文喪失”或是“人文淪為空於想像”的任何一方說法,而是認為技術與人文發展同樣為人類文化總體進程中的一環,古希臘科學的產生根本就是源於生活的需求中,縱使近代以來特別強調科學導致了某些文化異化,我們也不能因此否認作為文化發展的藝術,也必須在一種不斷更新的技術結合中,去“創發”、“延展”作為“藝術”的內涵。同時我也相信,技術的改變可以影響我們的“觀看方式”以及對於“觀念的看待”,它在人文上的影響也就是直接表現於現代人的文化呈顯方式,以此我在藝術上的所有努力,都將是為了呈顯這個新的人文樣貌和價值。